内容页搜索

本章收集本籍副县(团)级以上干部及离、退休时享受副县(团)级待遇28人。收集本籍及现家在坛丘的副高以上职称21人。收集本籍曾参加过地级市以上代表会代表及获省级以上表彰的10人;其他知名人物(地下党员、画家、作家、艺人、运动员等)10人。人物以生年为序。

钱福宝 民国7年(1918年)2月生,大谢村乌龙浜(组)人,中共党员,亦名钱锡麟、老六。民国25年冬,参与编写教材,购买文具用品,办农民夜校等工作。民国30年10月,为中国共产党大谢乡党支部成员之一;11月任征粮督征员。民国30年冬天,钱福宝做父亲钱蔚君工作,带头“减租减息”。民国31年4月,大谢乡党支部恢复,钱福宝任支部委员,后任书记。民国35年10月,经钱福宝等做工作后成功选举进步青年张通生为溪南乡乡长,金达生为大谢乡乡长。民国36年夏天,钱福宝将地下党组织派到大谢乡配合武装斗争的肖斧安排到自己家当家庭教师作掩护。民国36年冬,上海外委会派方休等在钱福宝家开会,察看地形,决定在大谢乡搞武装斗争。12月,中共淞沪工会决定以大谢乡为中心,组建武装力量。民国37年1月,中共吴嘉工会成立,钱福宝是其中一员。2月,钱福宝趁撤区并乡之机做群众工作,选举张通生为谢圣乡乡长,金达生为副乡长,地下党员王海生为保长,潘天扬、顾阿坤进乡自卫队。民国37年4月22日,大谢乡党支部去新塍夺枪。下旬,县中队到大谢乡搜捕地下党员及枪支,抓走钱福宝妻等。7月1日,中共吴嘉工委游击小组成立,钱福宝是成员之一,代号为老六。九十月,国民党在《新报界》显要位置登载抓捕中共地下党员钱福宝的通缉令。党组织决定让他迅速转移。民国38年初,钱福宝潜入国民党乡政府自卫队中,控制一批地方自卫队武装。是年4月19日成功动员新北乡吴永高及新塍镇镇长率自卫队员携枪子起义投诚。当晚,新北乡(含新塍镇)约50人随带枪支66支起义投诚;中共吴嘉工会独立团成立。钱福宝曾任独立分队长、副连长、副指导员、连长,浙江军区金华军分区第二劳改处连级管理等职,1952年9月转业。转业后任大队治保主任、民兵营长,1958年,任公社苗圃场及搬运组负责人。1958年、1961年,连续两届当选为吴江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被批斗,1979年平反。1983年9月,退休。

仲福昌 民国7年(1918年)12月生,新东村(西洋浜8组)人,县(团)级离休。民国38年6~8月任忠介乡中队长。194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2月起,先后任坛丘区郎中乡中队长兼农委主任、区农委副主任、区组织委员、严墓区副教导员。1958年5月,调吴江县水利局任2区主任,江苏省水利厅太浦河节制闸管理所所长。1962年4月,任八都公社党委副书记兼管监察工作。1966年3月,任吴江县水利局副局长。1972年10月起,先后任平望公社党委委员、青云公社副主任直至1980年12月退休。1984年11月,由退休改为离休,按县团级干部享受政治及生活待遇。

陈士良 民国16年(1927年)8月生,新东村三家浜(5组)人,副处级离休。民国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参加工作。1950年1月起,先后任盛泽区洪福乡指导员、区委宣传干事、大庙区青年团团区委副书记、兼任罗家乡土改组组长、团区委书记。1953年11月起,任吴江团县委副书记、团县委书记。1960年,任八坼人民公社第二书记。1962年7月,任中共吴江县委党校副校长。1963年,任共青团吴江县团委书记。1964年,参加苏州地区社教工作队到太仓县浏河公社社教;年底,调中共中央贵州社教工作团到贵州工作,任团县委书记。1975年春,调回吴江,先后任吴江新华书店党支部书记、吴江县委纪委专职委员、司法局局长直至离休,享受副处级政治生活待遇。陈士良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协会会员,撰写并出版《银汉灯火》一书。

戚加萍 民国17年(1928年)7月生,坛丘镇人,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原名戚四海,字浩,曾用名戚志涌,祖籍绍兴。民国31年,盛泽大兴酒酱店学徒,后回坛丘开店。1950年,迁盛泽。1955年,拜上海周剑萍老师学评弹。1959年8月,到吴江县评弹组工作。1961年5月,组建吴江县评弹团,历任评弹团副团长、团长。70年代,选调到苏州地区“五七”干校师训班文艺连评弹排当老师,后在苏州地区艺术学校任教至退休。

王天祥 民国20年(1931年)3月生,祖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黄家场人,中学高级教师(简称中教高级)。1950年,参加安徽省土地改革工作。1956年,考上上海外国语大学,1960年,毕业分配到甘肃省兰州师专当老师。1962年,调兰州二中工作至退休。

丁学高 民国23年(1934年)4月生,南心村东汲港(4组)人,高级工程师,正处级,又名金海。1952年7月,嘉兴秀州中学初中毕业,分配到浙江土木工程中专学校读书。1953年,被调到上海建筑工程学校学习工业民用建筑专业。1955年8月,分配到包头建工部华北建工八局二公司工作,参加建设坦克厂、高炮厂、原子弹铀厂。1956年起,连续4年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59年调北京,参加人民大会堂及海军长波台工程建设。195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4年6月,调建筑工程部军工处,主抓原子弹厂、导弹厂建设。1965年1~6月调新疆罗布泊参加核试验。1969年,因家庭成分(富裕中农)及父亲历史问题受牵连,到“五七”干校劳动。1970年,调河南5127厂筹建工作。1978年回北京,到建材部国家储备局工作至退休。

童伟人 民国24年(1935年)10月生,坛丘镇西村人,高级工程师。1961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校钻井工程专业,曾在华东石油勘探局胜利油田、江苏省石油勘探开发会战指挥部石油钻井工程队、江苏油田工作至退休。1988年,评为高级工程师。1993年,获中国石油天燃气总公司科技三等奖。

支亦成 民国25年(1936年)11月生,坛丘镇东村(坛丘村16组)人。1972年,支亦成由上海到四川仪表12厂工作,先后任车间主任、主任,党支部书记、党委委员。1978年起,当选为重庆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重庆市第五次党代会代表。1982年2月,获重庆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期间,先后9次被厂部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车间主任、优秀党支部书记。

支亦春 民国27年(1938年)2月生,坛丘镇东村(坛丘村16组)人,中国老年书画会会员,支亦成弟弟。1953年,到上海工作,1956年,调重庆军工企业原兵器部第456厂(今长安汽车集团公司)。1974年,调浙江兵器部5316厂(第二厂名为“先锋机械厂”)。1996年,驻嘉兴、深圳办事处任主任;是年被国家兵器部授予从事国防工业建设40周年荣誉证书。1998年退休后,参加桐乡市老年大学书画班学习,后成为中国老年书画会会员。1999年2月,庆澳门回归“荷花翠鸟画”刊登在《嘉兴日报》上;5月,获桐乡市解放50周年书画展奖。

徐嵩法 民国27年(1938年)3月生,南塘村南塘港(3组)人,副教授,亦名连江。1963年,毕业于南京林学院(今为南京林业大学)经济林木专业,到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研究室搞良种繁育工作。1991年起,研究的《油桐良种推广及丰产栽培研究》《油桐良种化工程及在实施效果》《中国油桐种质资源研究项目》《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系优良材分结构模式研究》分别获国家教科会技术进步三等奖1次,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四川省科技三等奖2次。1994年,晋升为副高级工程师、副教授。徐嵩法参与合编的《油桐》《核桃栽培》两本农业科学科技丛书,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丁学庭 民国27年(1938年)6月生,南心村东汲港(4组)人,主任药师、教授,亦名银加里,丁学高弟弟。1961年8月,上海第一医学院(今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分配到河北省医科大学任教。1972年,调皖南医学院任教、任职。1979~1981年,支援也门民主共和国医疗服务队。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起,任安徽省药学会常委理事,皖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药师、教授,安徽省卫生厅卫生技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部、中华医学会临床药物评介专家委员会委员。在职期间,丁学庭发表医学、药学专业论文数十篇。

张昌炽 民国27年(1938年)10月生,坛丘镇昇明地、清风桥旁人,漫画家,省美术家协会会员。1959年,毕业于吴江师范,分配到北厍中学任教。1965年,参加漫画函授班学习。自1982年起,在《人民日报》《讽刺与幽默》《中国漫画》《农民日报》等全国6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1000多幅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漫画展览和大赛,其作品被编入中国画报出版的大型画册《走向世界的中国》《人才启示录》《21世纪人才库》等多部典籍中。1988年12月31日,成为中级美术师及电影三级美术师。1990年1月起,参加过《河南农民报》举办的“明星杯”新闻漫画大奖赛,中国计划生育宣传中心、婚育漫画报社举办的《人• 恋• 婚• 育• 家》漫画赛,连续4届参加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与婚育漫画报社等联合举办的全国《人口国策杯》漫画艺术大赛,江苏美术家协会、江苏《党的生活》杂志社联办的“澄星杯”漫画幽默大奖赛,河北科技报社编辑部、河北省新闻美术学会联办的“曙光杯”漫画大赛,参赛作品分别获优秀奖、佳作奖、展出奖、鼓励奖、荣誉奖及二等奖。1994年11月,创作的人口文化艺术漫画评为《婚育漫画报》优秀作者奖。1995年7月,获第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博览会婚育漫画优秀奖。2000年7月,参加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安全生产局举办“安全漫画大赛”,作品《蒙骗过关》获三等奖。

俞焕然 民国27年(1938年)生,坛丘镇西村人,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2年7月,南京大学力学系毕业,分配到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当老师。1978年起,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起,历任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力学专业主任,力学系副系主任、系主任,甘肃省力学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荣誉理事长等。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成为博士生导师。参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卷和力学卷条目的撰写,参加和主持多次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和企业的开发项目,发表各种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连续介质力学》,译著《简单物质》《连续动力学》《轨道动力学》等。退休后任兰州大学教学顾问。

李遐明 民国28年(1939年)9月生,坛丘镇西村人,金华市市长助理,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亦名秋生。1962年8月,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分配到浙江省永康中学任物理老师。1975年起,先后在永康中学一中分校、永康“五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分校任教,1981年,回永康一中。1988年3月,晋升为中学高级物理教师。1991年起,任永康县副县长、永康市副市长。1992年12月3~8日,参加北京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93年5月,任金华市市长助理。1998年永康一中任正校级调研员,永康市政协委员会副主席。李遐明先后任永康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委员,金华市第二、第三届人民代表。

俞月芳 女,民国29年(1940年)生,坛丘村梁山坝人,后迁至坛丘镇东村,副教授,亦名俞巧英。1964年8月,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分配到杭州外国语学校任教。1980年,调浙江省广播电视大学工作。198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任英语教研室主任。参与编写《全国电视大学公共英语新教材》二、三、四册,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担任编写组副主编,组织编写《旅游英语》上、下册,作为全国电视大学旅游专业的精读教材,由浙江省教育出版社出版。

陈志明 民国30年(1941年)11月生,浙江诸暨籍,坛丘镇西村人,吴江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1958年6月参加工作,197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月,任党支部书记。1976年9月起,任吴江县革命委员会第一工业局副局长、工业局副局长、社队企业管理局副局长。1981年4月起,任吴江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84年2月,任吴江县经济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1987年,被江苏省授予“劳动模范”称号,是年起,被苏州市两次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3月,任吴江县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翌年1月,兼任吴江发电厂厂长、党委书记。1995年,任吴江市第十一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2月,任吴江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党组书记。

徐永泉 民国30年(1941年)11月生,南塘村南塘港西港口(4组)人,副团级。1960年入伍,在广州军区湖南耒阳飞机场气象站工作。196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晋升为副团级。1985年4月,转业至吴江县气象局,先后任气象局副局长、局长。1990年,评为工程师。

吴天筠 民国31年(1942年)11月生,西扇村西浜(4组)人,正师级。1961年8月,由盛泽中学保送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电信工程学院学习。1966年6月,毕业后分配到第二炮兵部队工作。1977年,调第二炮兵指挥学院任教员、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主任(教授),2000年3月退休。在研制某导弹发射营通信模拟系统工作中任技术总负责,该系统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评为优秀教员,立三等功。吴天筠参与编写《战略导弹部队实用科技知识手册》,并出版。

支亦福 民国31年(1942年)12月生,坛丘镇东村(坛丘村16组)人,是支亦成、支亦春的弟弟,自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1966年8月,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在四川省工作。1990年,评为高级工程师。曾任四川省自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自贡市灯贸管理委员会主任。自贡灯会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全国各大中城市展出,并率展示团出访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日本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退休后任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自贡市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胡掌林 民国32年(1943年)1月生,南塘村漾口(5组)人,中共苏州市党代会代表。1961年,铜罗中学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小队会计、大队团支部书记、公社团委书记、革委会副主任等职。197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9月起,历任坛丘公社党委会副书记、党委书记、震泽镇党委书记、吴江市多种经营管理局局长。在坛丘公社任党委书记时,推行发展大队办工业,全社23个大队在1983年体制改革前个个大队至少有1~3个企业;亭心村还办起生产队织厂。乡办企业在胡掌林任职期间得到大发展。1984年,坛丘乡镇工业在全县增速第一。在坛丘任职期间,推荐培养一大批后备干部,其中有5人后来成为乡镇级党委书记。1989年10月,胡掌林当选为中共苏州市第七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

钮学新 民国32年(1943年)8月生,南塘村南塘港(3组)人,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67年7月,南京大学气象系毕业,分配到浙江省气象台工作。1986年,任浙江省气象台副台长。1987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首席科学家。1992年,钮学新撰写的《热带气旋动力》一书由气象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晋升为研究员,是浙江省第七至九届政协委员。1998年,被国家气象局评为防灾抗洪先进个人。钮学新主持兼主要完成者的科技项目,获国家科技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四等奖1项。在国内外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参加世界气象组织召开的研讨会。

张志高 民国33年(1944年)8月生,坛丘镇东村人。1964年8月,考入上海海运学院,毕业后在长江航运管理局上海分局工作。1973年,调南京河运学校工作。1982~1983年,连续两年被中共长江航运管理局委员会、长江航运管理局(省部级)评为先进工作者。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起,任南京河运学校驾驶专业科副科长、教务科副科长、党支部组织委员、驾驶专业科长、驾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被长江航运管理局和局党委评为先进教师。1987年,升为中专讲师。参加由交通部组织的中专学校教材编审工作,并主编《电航仪器》教材。

李佰根 民国34年(1945年)2月生,坛丘镇西村(亭心村1组)人。1965年8月起,先后在人福村、亭心村、坛丘镇中心小学任教。李佰根擅长音乐及乒乓球运动,培养出一批音乐专业老师,为坛丘中心小学在市级乒乓球比赛中赢得荣誉。2000年6月,江苏省教育工作者创造发明作品竞赛,其作品“声光飞旋哑铃”获二等奖;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者与科技制作评选优秀项目中获三等奖。是年8月12日,他设计的“多联照明开关”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证书

黄雅英 女,民国34年(1945年)12月生,坛丘镇东村人,中教高级。1969年,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数学系毕业,到苏北盱眙县维桥中学任教。1980年8月,调盱眙县中学任教。 1993年8月,调南京栖霞区燕子矶中学任教。工作期间,曾多次获全国、省、市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奖,江苏省“红杉树”园丁奖,南京栖霞区名教师。黄雅英编著并出版了《中考数学命题与研究》《初中数学理解与应用》《初中数学知识理论记忆应用》三本书。在省级杂志上发表过 《求特殊无理数的倒数的方法》《从一题多解中探求解题规律》 两篇论文。

钱琴珠 女,民国35年(1946年)6月生,郎中村湾兜里(3组)人,中共苏州市党代会代表,亦名钱珠宝。1963年7月,盛泽中学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任生产队会计、大队团支部副书记、耕读小学老师、民办教师。1975年9月,考入江苏省洛社师范。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7月,毕业后先后到坛丘中学西白漾分校、南塘片校、郎中村校任职、任教。1983年6月,调中共坛丘乡党委任宣传委员、秘书、统战委员,政协组长,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副主任级调研员等。1986年被中共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评为保密工作先进个人。1986~1987年,被中共苏州市委、市人民政府连续两年评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1988年7月,被中共苏州市委评为优秀宣传干部。翌年10月,当选为中共苏州市委第七次党代会代表。1989年起,先后进苏州市委党校行政管理吴江大专班、中央党校经济管理吴江本科班学习。1995年起,撰写的《把握特点扎实工作》《要认真抓好乡镇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浅谈培育乡镇企业文化的几点体会》分别被《江苏统战》《江苏乡镇企业》江苏省《干部学习与培训》杂志录用。

钱永奎 民国36年(1947年)11月生,亭心村牛桥路(6组)人,处长,长沙市委第九届政协常委。1965年9月,入伍于广州军区7013部队,历任参谋、副团长。1983年,任处长,后调湖南省邵阳军分区任参谋长。1989年,转业到湖南省长沙市工作,任长沙市第二轻工业局党委书记、局长,长沙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市工业交通工作委员会副书记、书记,市委经济工作委员会书记,市委机关工作委员会常委副书记。

钱明荣 民国37年(1948年)6月生,溪南村张家浜(4组)人,副处级审判员,四级高级法官。1967年8月,无锡机械制造学校内燃机制造专业毕业,分配到中央农机部直属杭州齿轮箱厂工作。1969年4月,上海警备区部队服役,历任团电影放映员、组长、宣传干事、连副指导员、营副教导员。1979年12月,任上海警备区军事法院书记员、审判员等职。1984年9月至1986年7月,参加华东政法学院法律专业专修科自学考试获毕业,受上海市表彰。期间,曾在《解放军报》《人民前线报》《解放日报》上发表过多篇文章。1986年1月,转业到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先后在刑事审判庭、告诉申诉庭、审判监督庭任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负责刑事二审死刑(死缓刑)复核、申诉、再审、减刑等案件的审理工作。1988年起,先后3次被评为院先进工作者或给予嘉奖。在《浙江法制报》及杂志上发表多篇署名文章。1993年5月,任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庭副处级审判员。1998年11月,晋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四级高级法官。

钱玉玲 女,民国37年(1948年)10月生,大谢村庙前(6组)人,中教高级。1968年8月,坛丘中心小学任教。1978年9月,考入江苏师院苏州地区师专班学习,毕业后到坛丘中学任教。1996年9月,被苏州市人事局、劳动局、教委评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1997年8月,获中教高级教师任用资格。1998年1月,当选为吴江市政协委员。

杨炳荣 1951年11月生,坛丘村乔家浜(12阻)人,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杨炳荣出生在基督教家庭。1983年起,先后到南京神学院培训、学习,1989年南京神学院中专毕业,到盛泽镇任专职传道员、安立长老、安立牧师等职。1990年起,为吴江县(市)第九届、十届政协委员。 1993年,当选为苏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获苏州市“九五”普法先进个人奖。2000年,当选为吴江市“三自”(自立、自养、自传)爱国委员会主席,基督教堂务委员会会长。

陆守德 1951年生,祖籍星塔村塔头浜人,陆荣光子,美籍华人,北京禄普公司创办人。1976年毕业于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主修广播电视和新闻传媒。1980年,赴美半工半读,先学应用数学,后研习电子计算机,1988年获美国沃斯特大学硕士学位,到美国国防部皮河拉斯加大学任职。在美期间,受中国驻美使馆嘱托任乌市中国留学生联合会会长,帮助两岸有困难的留学生。受大陆官方委托,为各单位代理先进技术采购,主要是美国的设备和英国的软件。后受国内公安、交通、科技及国家气象局等机构联合邀请,在北京开设禄普(LUP)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中起作用,如全国户口和身份证检索系统。1998年全国洪涝灾害期间,湖北省气象局卫星系统出现故障,陆守德及时组织进口零配件使机器正常运转。

陈留金 1953年2月生,南塘村漾口(6组)人,中教高级。1969年2月,应征入伍。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4月,退伍;9月,考入苏州地区师范学习,毕业后在坛丘中学任教。1986年6月至1988年8月,到西藏支教两年。1991 年,调盛泽镇二中。1999年8月,被苏州市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翌年,获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程惠明 1953年11月生,龙桥村长甸路(4组)人,吴江市人民政府市长,中共苏州市委委员。1975年1月参加工作。是年5月,任共青团坛丘公社团委副书记;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进南京大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吴江县农村工作组工作,续任坛丘公社团委副书记。1978年2月,任中共吴江县委党校教员。1982年1月起,历任中共坛丘公社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1984年8月,调任七都乡党委书记。1991年2月起,任吴江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常委、吴江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党校校长、市委副书记、市长、党组书记。1992年10月,被评为高级政工师。1994年10月起,当选为中共苏州市委第八、第九次党代会代表 。1999年10月,当选为中共第九届苏州市委委员。

王春花 女,1954年1月生,南心村狭港里(7组)人,中共苏州市党代会代表。1970年4月,进公社缫丝厂,先后任组长、车间主任、团支部书记、副厂长、厂长、党支部书记兼厂长、华佳集团董事长,兼职公社团委委员、乡(镇)农工商总公司副总经理、坛丘镇党委副书记等职。1993年4月,评为苏州市优秀企业家。1994年8月,获高级政工师任职资格, 10月,当选为中共苏州市委第八次党代会代表。1999年8月起,被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优秀董事长,江苏省第四届优秀女企业家、省“三八”红旗手。1991~2000年7月,王春花所领导的企业集团有12项获得省、部级证书:“江苏省丝绸工业企业设备管理定级”“江苏省级节约能源企业”“农业部优质产品”“农业部全面质量管理达标”“江苏省乡镇明星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江苏省出口合格企业”“助西爱心集体”及“ISO9002:1994认证”等。

金玉林 1954年8月生,新东村羌上(8组)人,副县级。1974年9月,在新东小学教书。1976年10月起,任新东大队副业社长、大队长;是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1979年,获评江苏省治安管理先进个人。1982年11月,调南麻公社,历任中共南麻公社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南麻乡人民政府乡长、南麻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青云乡(镇)党委书记。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苏州师专中文系学习。1996年2月,任吴江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党工委书记,是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绿化工作先进工作者。 1996年9月至1999年9月,在职函授苏州大学经济管理研究生,获澳门国际公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7年3月至1998年2月赴淮阴县挂职任淮阴县人民政府副县长。1998年,被省人民政府评为江苏省扶贫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0年,被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实际利用外贸出口超100亿美元先进个人。

黄明荣 1954年11月生,小谢村小谢浜(5组)人,副团级。1975年1月入伍。197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7年5月起,立三等功2次、二等功1次、师部嘉奖1次。1977年12月起,任排长、连长、副营职参谋。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赴云南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1987年10月,陕西西安大学大专毕业,任炮兵指挥部正营职参谋。1988年,授予少校军衔,6月起,任兰州军区47集团军56师炮兵团团参谋长、副团长。1993年9月,转业至吴江市邮电局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局长、工会主席等职。1998年2月,吴江市委党校国际经贸本科毕业。

陆虎荣 1955年8月生,大谢村红木桥旁的浜南湾(1组)人,中共苏州市党代会代表,省优秀乡(镇)党委书记。1975年1月,参加吴江县工作队;是年4月,任公社团委副书记,兼任大谢大队团支部书记。197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南京大学政治系学习。1978年12月起,先后任共青团坛丘公社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中共吴江县委党校教员、科长,中共屯村乡党委副书记,菀坪乡乡长、乡(镇)党委书记,吴江市外经委副主任、市外贸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吴江市经委副主任、市乡镇企业管理局局长等职。1992年起,被苏州市人民政府、苏州军分区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江苏省委评为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荣立苏州市二等功,享受苏州市级劳动模范待遇等。 1994年10月,当选为中共苏州市委第八次党代会代表。1998年6月,评为江苏省高级经济师。2000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班结业。

王志林 1956年生,大熟村南前埭(7组)人,副处级。1974年12月,参加吴江县工作队,先后驻坛丘公社、八坼公社、盛泽公社工作组;并任盛泽公社工作组组长。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任大熟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大队团支部书记。1976年4月起,任坛丘公社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坛丘乡人民政府副乡长,七都乡人民政府乡长、农工商总公司总经理、中共七都乡党委书记等职。1994年3月,调苏州海关,先后任吴江县办事处副主任、吴县办事处主任(副处级)、苏州工业园区筹备处副主任、苏州市海关副关长、党组书记。1991~2000年间,先后被苏州市委、苏州海关、南京海关党委、江苏省委、省政府评为优秀党员4次,先进工作者3次。

沈天荣 1957年10月生,西扇村田前(5组)人,全国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197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西扇村党支部副书记、书记。1982年1月至1983年12月,参加苏州市农干校学习。1982年12月,录用为坛丘公社干部。1983年7月起,先后任坛丘乡经济联合委员会(简称经联会)主任、中共坛丘乡党委委员、党委副书记、经联会主任。1989年12月,调任八坼镇党委副书记、经联会主任、农工商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八坼镇党委书记、农工商总公司董事长、兼任八坼镇人大常委会常务主席。1997年10月,任吴江市工商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2000年,获“全国工商系统优秀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称号。

陈云江 1958年4月生,南塘村南塘港(3组)人,副师级。1976年2月入伍。1977年10月起,先后到济南军区机要干部训练队、山东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1978年6月,任师部机要科正排职译电员、副连职参谋。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9月起,任机要处副连职参谋、机要局副连职、正连职参谋、副营职参谋、中队长、正营职参谋。1990年,陈云江任主编编写的《机要专业战术教程》,成为全军通用的机要专业教材。1992年9月起,任济南军区司令部机要局副处长、处长、济南军区密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师职密码专员。1992年起,先后被济南军区司令部《军事通讯》编辑部、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电子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工作》编辑部聘为特约通讯员。1992 ~2000年间,被全军机要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聘为编审委员。1993年2月,撰写的《“木桶理论”对机要队伍建设的启示》一文被济南军区司令部学术指导委员会评为济南军区司令部1992年优秀学术论文。1995年10月,撰写的《对“保密与工作两刊”关系的思考》被《机要工作》编辑部评为“春潮”征文二等奖。

顾金荣 1958年5月生,坛丘镇西村人,副教授,亦名阿荣。1981年,江苏师院地区师范专科学院(今常熟师范)毕业,到苏州市广播事业局工作。1983年起,任广播电台文学编辑、节目部主任、儿童台台长、新闻综合频率总监、社教部主任编辑(副教授级)。1985年,参与主编的儿童广播剧《红色的日历》被中广部评为广播剧“金猴奖”。 1987年编写的广播剧《寻找失落的吴哥》,1991年编写的《好一朵茉莉花》、戏曲专题《江南有丹橘》,1996年的广播剧《草莓》,1998年的连续广播剧《谁当班长》分别获中广部广播剧三等奖1次、省广电厅一等奖2次、省“五个一工程”奖2次。自1985年2月至2000年间,先后有10多篇论文刊登在省级以上刊物上。2000年,获江苏省第二届“戈公振”新闻奖。

吴永高 1958年11月生,小熟村小猪漾(5组)人,副团级。1976年2月入伍。197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3月至1986年6月,参加云南老山地区对越防御战。1988年10月起,先后任陆军67集团军上尉、少校职。1994年9月,受济南军区表彰评为先进个人并通报全军区,年底荣立三等功。1995年8月,任陆军67集团军农场财务供应管理处处长。1996年10月,任中校(副团级)。在部队期间,曾被评为学雷锋积极分子、优秀党员、先进个人等。1998年4月,转业到吴江市水产局,任水产局副局长,兼任局经纪人协会会长。

陆志泉 1959年8月生,星塔村紫藤浜(2组)人,副团级。1978年2月,入伍;198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起,历任89963部队勤务船大队付艇长、艇长、业务长,国防科工委试验训练基地223勤务船大队教练船船长。1992年9月起,任少校、营中校(副团级)。在部队期间受过3次嘉奖。1997年9月转业到震泽镇,任震泽镇党委副书记。

仲文荣 1959年11月生,新安村野和荡(6组)人,副团级。1976年9月,新安小学任教。1978年9月入伍,先后在89960部队当战士、排长、连长等职。1993年9月,被任命为国防科工委第23试验基地第515医院副院长(副团级)。其间,荣立三等功1次。1995年6月,转业到吴江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任副大队长。

钱永兴 1960年8月生,亭心村牛桥路(6组)人,副团职教员。1979年入伍,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伍后,先后在兰州军区后勤部当战士、军区军医学校电教室教员、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学员、兰州军区后勤部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兼中央电视台驻兰州军区记者站记者)。1991年,调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副团职教员。1996年,转业地方,在江苏电视台新闻中心当记者、江苏广电总台公共频道副总监、江苏广电总台报刊中心主任兼《东方文化周刊》社长、江苏广电总台工会联合会专职副主席(主持工作)。编纂出版的《广播电视教程》获解放军政治学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钱毅平 亦名钱伟(卫)权,1960年8月生,大谢村庙前(6组)人,副师级。1978年2月入伍。1978年起,荣立三等功5次。197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7月起,科工委工程设计研究所学习,参加中央党校专业函授及南京理工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82年10月起,历任训练基地司令部工兵连排长、副连长,汽车队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司令部第一招待所副所长、所长,试验训练基地后勤部营房处副处长、处长,后勤部港湾勤务站站长,地勤后勤部副部长兼营房处处长,试验训练基地副参谋长(副师级)等职。

陈明荣 1960年11月生,南塘村南塘港(3组)人,正团级。1978年12月入伍。1980年任军械员兼文书。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7月起,任连队司务长、后勤处战勤参谋、营房股助理员、团司令部管理股股长。1986年获本科毕业证书,1987~1988年,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1991年11月起,任舟山城守备区后勤处基建营房处副营职助理员、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基建营房处任正营职助理员、副处长(主持全面工作)。1994年10月,撰写论文《全军营房问题研究会》评为二等奖。1996年11月起,被总后勤部评为全军基建营房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被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评为营区房地产正规化管理先进个人,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评为全军绿化模范。1999年12月,任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基建营房处处长(正团级)。

李怀志 1962年2月生,盛泽镇人,法国科学院研究员,大学终身教授。70年代初,随父母调动工作到坛丘。1978年,考入浙江省化工学院,毕业后,考取国家教委委托浙江大学化学工程系代招的公派出国预备研究生。1982年11月,到上海外国语学院培训法语。1983年9月,赴法国科学院南锡化学工程学校研究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博士后。致力于化工科学研究,1983年起,先后从事“木质物和煤的高温气化机理”“新型气-固旋风反应器的研究”“压水式核反应堆的安全模拟”研究,其中“新型气-固旋风反应器的研究”获法国科学院最佳博士论文奖。1987年6月至1989年5月,主持欧洲经济共同体12国政府支持核电站安全研究课题,获“出色课题”称号,受到法国原子能委员会通令嘉奖。1989年6月,主持由法国政府委托的“超临界流体理论的应用”研究,部分成果已推广和应用。是年11月,在法国科学院直属的化学工程科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91年,与加拿大教授联合创立“复杂流体化学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室任主任,担任硕士、博士生导师。2000年9月,任法国科学院直属化学工程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重视“非牛顿复杂流体、多相流”的研究。在国际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200多篇学术论文,获6个专利,作出43篇工业研究报告(密级),带出32位硕士生、26位博士生。

张明华 1962年3月生,新东村三家浜(5组)人,美国纽约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78年8月,考入南京气象学院大气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又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在读硕士期间,其科研项目曾获国家集体二等奖(主要成员之一)。1987年,被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国家杰出博士奖,被国务院授予青年科技专家奖章荣誉证书。7月,应美国指名邀请其赴美进行中美科研合作项目工作。9月2日,《光明日报》头版刊登国家公布的10名科技专家,张明华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十大科技新秀之一。199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颁发的年轻科学家奖。至2000年间,张明华历任美国纽约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美国海洋研究院副院长,地球和行星大气研究所所长,美国国家大气研究所中心数值模式参数化工作委员会主席。他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百余篇论文。被中国科学院聘为境外评审专家。

计金华 1962年12月生,南心村混水河(1组)人,副处级。1983年7月,华东水利学院(今河海大学)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安排到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工作。1994年,评为高级工程师(副高职称)。2000年上半年,任副处级干部,到国家电力监察委员会大坝安全监察中心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兼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动能经济专委会委员。

陈春虎 1963年2月生,坝里村官(甘、乾)查(茶)坝(10组)人,副团级。1980年8月,考入中国海军工程学院,1984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安排在中国海军第八工程建筑处工程科工作,先后任助理工程师、工程师,专业技术中尉、上尉、少校。1995年3月,调南海舰队工程指挥部施工预算科任副科长兼工程师,专业技术少校、中校。1999年11月,荣立三等功。2000年,调海军湛江基地建营房处任工程师、专业技术中校(副团级)。服役期间,曾参加南沙、西沙等多项重大国防工程建设。

钮福祥 1963年7月生,溪南村(7组)人,副研究员。1985年7月,江苏省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安排到徐州市科学研究所工作。在甘薯种植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绩,1991年起先后有19篇论文发表在《江苏农业科学》《中国甘薯》《江苏省植物生理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全国第四次作物栽培生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省、部级刊物上。参与撰写书籍有:《农业实用高新技术50例》《名特优作物栽培与加工》《徐州市国土开发整治综合规划研究》等,由江苏科技出版社和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作为主要参与及完成人的科技项目有3项,获国家计委、科委、财政部联合颁发的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1项,江苏省科委鉴定成果1项,徐州市人民政府重大科技成果奖1项。1994~1995年,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学习。1997~1998年,应邀赴印度、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1997年9月,获副研究员(副教授级)资格。1998年,任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徐州市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翌年被评为江苏省“333工程”(三层次)培养对象。

郭桂林 1963年9月生,新东村后房(6阻)人,副团级。1981年9月,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二炮兵学院(今海军航空工程学院),1985年7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在海军榆林基地工作,历任技术员、连政治指导员、团干部股长、团后勤处处长、营长、营教导员等职。1991年12月起,荣立三等功2次。1998年2月,任海军琅琊湾舰艇,岸勤部政治处处长(副团职)。2000年5月,转业到吴江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任办公室副主任 。

曹根荣 1963年10月生,溪南村溪南浜(17组)人。1980年8月,考入无锡财经学校统计专业。1982年7月毕业,安排在吴江县统计局工作,先后任农业科科长、监察室主任。1986年6月,获南京大学大专毕业证书。1994年4月,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农业经济师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是月起,先后获江苏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省级“先进工作者”,全国农业普查苏州市级“先进工作者”称号。1998-1999年度,被苏州市人事局、统计局评为苏州市统计系统先进工作者。

黄建新 1963年12月生,小谢村(4组)人,高级工程师。1980年9月,考入中国矿业大学,1984年7月毕业,在江苏省煤炭物探测量队工作。1992年,成为物探工程师。1994年3月到欧美大地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南京办事处工作。2000年,评为物探高级工程师。

李怀忠 1964年1月生,盛泽镇人,博士后,澳大利亚研究员,李怀志弟弟。70年代初,随父母到坛丘。1979年8月,考入南京理工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学士学位。3年后获硕士学位,任助教、讲师。1994年8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攻读博士。两年后,获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1995~1997年,任法国国家科学院研究中心格兰诺布尔市大学博士后,法国政府学者。1997年,任澳大利亚研究员。在无线传感网络、自动控制理论和应用信息处理、软件工作及化工工程等方面发表学术文章70多篇,代表论文中SCI二区论文单篇被国内外同行引用280次以上。曾获中国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澳大利亚政府奖1项,法国政府奖1项。

顾荣华 1964年8月生,大谢村顾家湾(14组)人,副处级。1983年10月,应征入伍。1985年9月至1987年7月,在武警杭州指挥学校学习。1987年8月起,任武警浙江省总队第三支队排长、助理员、股长。1996年1月,任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助理员。1997年起,荣立三等功2次。1998年,任武装警察边防部队财务处副处长(副团级)。著有《会计实务》一书,由金盾出版社出版。

吴耀成 1964年9月生,西扇村(7组)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1984年8月,考入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今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专业毕业,在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95年起,吴耀成设计的“苏州市购物中心南楼”“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分别获苏州市优秀设计奖,江苏省优秀设计一等奖、部优秀设计二等奖。1999年,获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称号。翌年2月起,任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土建所所长,主任建筑师;2000年,获高级建筑师任职资格。

王伟峰 1964年11月生,龙桥村长甸路(6组)人,省农林厅副局级。1980年7月,考入江苏省农学院畜牧兽医专业。1984年7月毕业,在江苏省农林厅工作。1987年,获国家农业部表彰,评为“全国动物疫病普查先进个人”称号。1991年10月起,历任农林厅畜牧兽医科副科长、科长,畜牧兽医总站副站长、兼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省金陵种兔场场长。1995年12月,任省农林厅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防治口蹄疫指挥战办公室主任。2000年,任省农林厅畜牧兽医总站站长,防治口蹄疫指挥办公室主任。

张国忠 1964年12月生,坝里村官查坝(6组)人,处级。1983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获学士学位;后获南京大学社会学硕士学位;攻读北京大学人口学博士学位。1988年,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工作,后到中国外文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残疾人联合委员会任职,历任主任科员、编辑、副处长、处长等职。1988年起,著译《国家的神话》《二十世纪思想家》《世纪宣言》,分别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1993年撰写的《谈翻译作品的版权保护》登载在《中国翻译》杂志上。1995年起,参团或率团数十次出席有关社会发展等议题的国际会议和活动。

王新华 1965年2月生,溪南村溪南浜(2组)人,处级。1980年,考入江苏省苏州农业学校。1984年毕业,到江苏省农林厅农业展览馆任摄像及剧本编辑。其间,摄制和参与摄制农业科教电视录像片40余篇,其中5部在中央电视台农业科技专栏播出。1984年起,参加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先后获大专、本科毕业证书。1985年起,先后8年被评为年度先进个人。1990年3月起,任苏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秘书,中共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秘书处秘书,苏州市委办公室信息督查处副处长(主持工作),市委办公室综合一处副处长、处长等职。是年获江苏省首届科技知识竞赛第一名。参与期间10多个软科学研究项目,其中《为适应复关新形势促进乡镇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对策研究》被列为国家科委重点调研课题。发表在《科技日报》《当代地方科技》《江苏科技》等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有10多篇。主笔撰写的《强化职能积极引导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健康发展》在全国16个城市科技进步征文比赛中获二等奖,《略论开发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国有企业科技队伍应当稳定》分别刊登在《群众》《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1995年,评为对外宣传先进工作者。主笔撰写的《实施开发区带动战略的若干思考和建议》获江苏省1997年首届《调查与研究》优秀论文金娃杯二等奖、苏州市1998~1999年优秀调查报告一等奖。主持编发《苏州信息》《苏州情况简报》,起草调研报告等文章数百篇。2000年获苏州市人事局嘉奖。

洪耀良 1965年3月生,坛丘镇东村人,博士,研究员。1982年9月,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起先后任系学生会学习部部长、系学生科技协会主席、系学生中共党支部书记。1987年7月,获化学工程与高分子材料及经济学双学士学位,并获免试研究生资格。曾评为北京市高校三好学生。毕业论文获优秀论文奖,获清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奖章。1987年8月至1989年8月,保留研究生资格到金陵石化公司塑料厂当工人、管理人员。1989年9月,回清华大学攻读硕士,获硕士学位。1991年9月,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攻读博士,任明尼苏达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1992年起,先后有8篇论文刊登在《中国聚合物科学》《合成金属》《材料化学》《聚合物先刊》等杂志和刊物上,获一项国外专利。1994年,成功合成世界上第一个可溶于氯仿的导电高分子材料,翌年,用此材料成功制成了有机发光二极管。1996年6月,获博士学位,成为研究员。毕业后到美国国际纸业公司研究中心从事纳米、微米技术研究,多次获技术发明奖。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连续两年获最佳产品奖。2000年3月,获创造发明奖。

姚志芳 女,1966年6月生,南塘村满字港(8组)人,省先进工作者,中国丝绸工业操作能手。1983年,进吴江红卫丝织厂(后为新生集团)当络丝工。1988年起,曾两次获“江苏省丝绸行业络丝操作能手”称号及1次获中国丝绸工业“操作能手”称号;1990年起,先后被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苏州市团委授予“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苏州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等称号。1991年5月起,曾获江苏省“先进生产者”1次,省立功奖章2次;10月,苏州市总工会推荐的《女标兵》成果被省“女职工优秀成果”展览会收展。至1990年,姚志芳与她的两个妹妹均被省丝绸总公司评为“江苏省丝绸行业操作能手”。吴江市团委为她们拍成《姚家三姐妹》电视剧。

钮凤林 1966年12月生,桥门村桥门里(4组)人,博士后,研究员。1988年7月,中国科技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被保送进中国科学院就读研究生。1992年,考入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1994年,硕士论文发表在英国《自然》学术期刊上。1997年3月,获地球物理博士学位;4月起,先后在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工作,兼职日本学术振兴会研究员。1999年1月,任日本科技厅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2000年1月,赴美国华盛顿卡内基从事博士后研究,任研究员;后任美国莱斯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钮凤林在地球物理研究,尤其对地球内部构造和断层内的应力监测方面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在刊物上发表论文数10篇,分别发表于《自然》《自然地球科学》《地球物理研究》《国际地球物理》等杂志上。

陆栋 1967年3月生,星塔村(4组)人,高级经济师。1984年8月,考入华中理工大学(现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专业,获学士学位,被评为优秀毕业生,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工作,历任科员、副科长、国际部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杨浦区支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等职。199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党支部书记。1999年,获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2000年,评为全国金融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钱玉林 1967年7月生,大谢村庙前(6组)人,院长助理,副教授。1988年7月,上海海运学院(现上海海事学院)航海系海船驾驶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上海海运学院航海技术专业硕士学位,留校工作,先后任上海海事大学航海系系主任助理、讲师,海事大学商船学院院长助理。199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通过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开始从事兼职律师工作。1998年,为副教授。钱玉林参加多项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10余篇,刊登在《中国航海》《上海海事大学学报》《航海技术》等刊物上,其中《关于航海天文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基于船舶碰撞海事分析的航迹模拟系统》分别被评为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奖。

钮水林 1968年生,桥门村桥门里(4组)人,博士后,研究员,钮凤林的弟弟。1986年8月,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化学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8月,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及博士后。学成后就职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为研究员。撰写的论文有数十篇,其中《分子构型对卟啉和细胞色素C络合体内部电子转移反应的调控》《检测自组络合体钌三介联吡啶-卟啉铁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关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过氧化铁中间体和氧化铁中间体的构型异质性》分别刊登在美国《物理化学》《光化学及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杂志上。1999~2000年连续两年获该所研究成果奖。

黄国强 1976年4月生,坛丘镇西村(亭心村1组)人,二级运动员。1994年,江苏省在无锡市举办的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获青少年部田径赛青年男子组跳远第三名、跳高第三名,成为二级运动员。1996年9月,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外贸系。2000年6月,毕业,获学士学位。

王娟 女,1982年3月生,大熟村罗家浜(8组)人,全国柔道冠军、国家级运动健将。1995年,由坛丘中心小学选入苏州市体育训练基地训练。1997年8月,入省女子柔道队训练。1998年,选入江苏省女子柔道队,参加全国青少年柔道比赛,获女子柔道70公斤级年赛冠军。1999年,王娟被评为国家级运动健将。

钱继芳 女,1982年10月生,坛丘村泥师浜(17组)人,苏州市级柔道运动员。1995年,由坛丘中心小学选入苏州市体育训练基地训练。1997年3月16日,在苏州市柔道比赛中获女子40公斤级第一名。1998年7月25~27日,省十四届运动会青少年一部柔道比赛获女子乙组48公斤级第四名。1999年3月22日,苏州市青少年柔道比赛,获女子52公斤级第一名。7月20~24日,江苏省青少年柔道比赛获女子甲级64公斤级第三名。2000年4月2日,苏州市柔道比赛,继芳参加女子无差级比赛获第四名。